全校各单位: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批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办高〔2024〕244号,附件1)要求,现将我校通识教育示范课认定推荐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本次示范课程申报范围主要指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及通识选修课。根据我校申报限额共2 门,通识必修课1 门,通识选修课1门。各单位不限额申报,立项名额以申报整体情况决定。
二、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多样文明,建设具有一流水平、契合学校发展定位、支撑专业发展、突出办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须经过至少两个学期并在2个以上教学院系推广应用。在教学理念、教学团队、课程目标达成、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更新、因材施教、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多个方面
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并承诺持续改进。
(三)课程负责人为本校正式聘用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长期稳定从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口碑。
(四)课程团队结构合理,成员总体稳定,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运用新一代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五)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在课程内容及讲授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职业操守、历史文化等素养,给予学生成长启迪,培养学生通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六)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与评价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解决复杂问题综合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七)选用符合教育部及学校规定的教材,教学资源体现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针对性,教学过程突出可借鉴、可复制、可监督。
(八)已认定为省级及以上的一流本科课程、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等课程不再参与此次认定。
(九)对符合以下条件的课程优先支持:(1)依托智慧教室,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
术,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考核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新,教学互动良好、学生参与度较高的课程;(2)组建区域性、全国性的课程团队,充分运用虚拟教研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定期对课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集中研讨,协同共建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三、材料报送
1.《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程认定申报书》(附件2,纸质版一式两份,同时提交PDF电子版)。
2.时长10分钟内的说课视频(包括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改革成效、“课程思政”的融入理念和实施情况等)编码为:H.264/AVC,封装格式为:*.MP4格式,文件不超过300M。
3.1节课堂教学实录(课堂或实践)编码为:H.264/AVC,封装格式为:*.MP4格式,文件不超过500M。
4.其他佐证材料(纸质版一式一份,同时提交PDF电子版,有目录和页码)。
5.《2024年度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4,纸质版一式一份,同时提交电子版)。
6.以教学部门为单位提交申报材料,且每门课程的申报材料应单独用档案袋封装,档案袋上贴《申报书》封面复印件,于9月9 日上午10点前将纸质材料报送至行政楼106,电子材料发送至邮箱:20212004@huuc.edu.cn,逾期申报视为自动放弃。
联系人:张坤浩
联系电话:15639980686
所有表格、附件均在OA系统。
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2024年8月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