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2-28    作者:     来源:     点击:

全校各院(部):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引导广大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不断激发我校课堂教学创新活力,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要创新、人人敢创新”的良好工作局面,经研究学校决定举办2025年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机构

(一)学校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负责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学技能科办公室,负责校赛的相关工作。

(二)院(部)领导小组

各院(部)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院(部)比赛的相关工作。

二、参加人员

大赛设高级职称组、中初级职称组共两个组别,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参赛对象应满足以下条件: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为人师表,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2.我校在职在岗教师,年龄在60周岁以下(1964年9月1日以后出生)。

3.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应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须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各院(部)历年上报的教学任务表为准。

4.鼓励高职称教师和博士参赛。各院(部)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应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赛。

三、课程要求

1.参加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课程必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建议优先选择本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

2.课程必须具有完整、系统和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等资源。

3.实践课程可以是独立开设或含有实践环节的课程,如实验、实训、实习、实务和技能训练等,至少含有三个以上的实践教学项目。

四、工作流程

比赛分为院(部)级初赛、校级复赛、校级决赛三个阶段。

(一)院(部)级初赛(4月下旬)

各院(部)自主组织院(部)级初赛,扩大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参与教师人数原则上不应少于院(部)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0%。邀请院(部)学术委员会成员、校院二级教学督导人员和省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奖教师等作为比赛评委。

(二)校级复赛(5月中旬)

在院(部)级初赛基础上,各院(部)按限额择优推荐(见附件1),其中在第四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的院(部),在推荐名额的基础上增加1个参赛名额。各院(部)推荐参加校级复赛的主讲教师,副高及以上职称总人数不少于院(部)推荐教师总数的50%。

校级复赛阶段采取网络评审方式进行,各参赛教师(团队)通过填报系统上传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等材料参与网络评审。评审标准见附件2。

校级复赛满分60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40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成绩占20分。

1.参赛教师提交材料

(1)申报书

参赛教师提交申报书(见附件4),提交后原则上不再修改。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5。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6。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

根据网评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决定进入校级决赛的参赛教师(团队)。

2.各院(部)提交材料

(1)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实施方案。

(2)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包括但不限于院(部)赛组织情况,举办的效果与亮点,选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等内容。

(3)推荐参加校级复赛的教师(团队)名单汇总表,参见附件6。

(三)校级决赛(6月中旬)

校级决赛阶段采取现场汇报的方式进行,汇报内容主要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及提问交流。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评审专家依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现场评审满分40分。评审标准见附件3。

(四)评奖

最终总得分为网络评审成绩与现场评审成绩之和,根据最终总得分评选出特等奖(20%)、一等奖(25%)、二等奖(35%),并择优推荐获奖教师(团队)参加省级比赛和国家级比赛。

五、工作要求

1.各院(部)要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作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发挥好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夯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为一线教师提供交流提高、展示风采的平台。

2.各院(部)要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广泛发动教师积极参与,为教师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并对参赛内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性进行把关。

3.各院(部)于初赛前3个工作日内将本单位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时间、地点上报教务处,教务处将安排专人到院(部)初赛现场进行督查。

4.各院(部)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获奖教师(团队)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将比赛获奖情况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5.各院(部)要建立过程材料存档机制。将每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纸质材料和视频材料存档,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支撑材料。

6.学校将各院(部)比赛组织开展情况作为年度教学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

六、材料要求

1.3月10日前,各院(部)提交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实施方案。

2.5月10日前,各院(部)提交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工作总结,以及参加学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复赛推荐人员汇总表(附件7)。

各院(部)统一将上述材料纸质版报送给教务处205室,电子版通过OA协同给教务处王彤。

联系人:王 彤,电话:2089059。

附件:1.各院(部)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校赛推荐限额

2.河南城建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校级复赛评分标准

3.河南城建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校级决赛评分标准

4.河南城建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申报书

5.河南城建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创新成果支撑材料及 目录

6.河南城建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课堂教学实录要求

7.河南城建学院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校级复赛报名汇总表

(具体表格详见OA)

                                                                                            教务处

                                                                                      2025年2月28日

上一条:关于评选优秀课程教案与课件的通知
下一条:我校1门课程成功入选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程

返回顶部